2025年05月23日
第03版:综合

为“一老一小”服务商量海淀良策

——区政协组织开展『京华议事厅』协商议事活动

□本报记者 倪恒虎

居委会陪同空巢老人就医需要注意什么?健康老人如何获取更有针对性的日常保健指导?三岁以下“小小孩”上托班托位够不够?寒暑假是否可以开设托管班?以“一老一小”为重点完善人口服务体系,需要靶向发力、群策群力。5月16日,海淀区政协围绕提升田村路地区“一老一小”服务品质主题,组织开展“京华议事厅”协商议事活动。市、区政协领导,区政府主管领导,市、区政协委员代表,特邀嘉宾,区教委、区卫健委、区民政局、田村路街道相关负责人,社区干部,群众代表一同参加活动,用中国式商量凝聚智慧、达成共识。

实地体验服务场景

“京华议事厅”是北京市政协推出的政协协商活动品牌。海淀区政协围绕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区域重点工作和群众急难愁盼等问题,在去年组织委员参与基层协商、基层治理“大家商量着办”献计出力的基础上,今年通过“京华议事厅”协商议事平台,会同市政协组织两级委员及市区联动、上下协同、多方参与,引导委员常态化走进基层、联系群众,推进政协协商向基层协商延伸。

为发挥委员优势作用、贴近群众献计出力,区政协建立了凸显委员专业优势的政协委员工作站,和依托街镇建立的地区政协委员活动小组(联组)。此次“京华议事厅”由农工党界政协委员工作站发起,会同田村路和永定路地区政协委员活动联组,在前期确题调研和专题视察的基础上,聚焦田村路地区“一老一小”话题,联手开展议事协商。

委员们及应邀参加协商议事的各方人员,一起走进田村路街道社区养老服务综合体、四季嘉合养老照料中心、常青幼儿园田村分园,亲身体验“一老一小”服务场景。

在田村路街道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委员们听取了乐普长者照护中心关于设计理念、适老化家具、智能化辅助、安全监测以及“医养结合+智慧服务”特色的介绍,视察了房间、餐厅、疗愈花园、长者兴趣俱乐部等功能区,详细了解建设及运营情况。在四季嘉合养老照料中心,视察了配套适老化家具和设施的居住房间、配有完善护理辅助设备的护理床位,及可在床边完成的医疗照护情况。在常青幼儿园田村分园,听取了关于办园特色、整体布局、队伍建设、课程活动、开办托班等情况的介绍。

田村路街道总人口10.8万,60岁以上老年人19931人,占比18.4%,其中80岁以上“老老人”占比10.9%;14周岁以下儿童13525人,其中0-3岁“小小孩”1860人。委员们带着如何服务“一老一小”的时代考题,走进田村路地区养老机构和幼儿园,现场看、用心听、当面问、直接提。记者注意到,与会人员都非常专注,无论是提出问题还是给出建议、作出回应,都很用心用情、很有针对性。

面对面商量办法

知情视察结束后,在幼儿园二楼活动空间,市、区政协领导,区政府主管领导,街道和委办局负责人,政协委员、特邀嘉宾,社区及群众代表围坐一圈,面对面提问、回应、建言。社区居委会、物业、老年人、家长代表纷纷将问题和期待抛出,街道和部门说明情况、解读政策、逐一回应,委员们提出建议,市、区政协和区政府领导现场表态,汇聚委员智慧,集聚社会资源,探索政协方案。

“一名空巢老人突发疾病,社区陪同送医并垫付了医疗费。再过几年,这种情形可能更多。如果送诊过程中突发意外或出现医药费矛盾怎么办?”“我们社区老年人多,海淀是科技大区,在服务居家养老方面能不能多引入些科技手段?”社区干部和物业公司员工分别说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区民政局相关负责人回应说,这是居家养老容易遇到的问题。调研发现,目前养老格局是“9901”,即99%的老年人选择居家养老,只有1%的老年人选择机构养老。海淀区构建了三级养老服务体系,包括区级养老服务指导中心、街镇区域养老服务中心、社区养老服务驿站。对居家养老主要体现在助养、助医、助餐三个方面。

区卫健委相关负责人表示,送老人去医院就医,会涉及家属签字、交流沟通确认等。由第三方机构协助老人就医,是解决问题的一个路径。

“我想从法律的角度提点建议。”农工党市委医药卫生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农工党区委妇女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市百瑞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龚楠说,对于陪伴空巢老人、失能失智老人就医,可以采用预授权模式,规避社区陪医可能出现的问题,避免暖心服务的同时,因可能出现的风险而畏手畏脚、不敢去做。

田村路街道也回应,对居家养老的老人已经开展科技赋能试点。街道负责人表示,正与养老机构合作建设智慧化监测系统,比如,老人摔倒了马上能监测到,然后信息同步分享给物业,让物业第一时间了解独居、困难老人突发状况,及时予以跟进。             

区政协委员、北京鹰瞳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吴晓磊从技术的角度,结合公司的案例,建议引入健康监测、健康筛查等产品,增加优质的服务资源。

田村路街道联合乐普养老打造了社区养老服务综合体,构建“医、养、康、护、食”五位一体服务体系。市政协委员、乐普长者照护中心总经理余立新说:“近年来公司在智慧化监测系统建设中有很多落地实践,很愿意将这些资源进行共享。患病老人从医院回来后,家庭不具备照护条件的,可以到我们这里养老。我们有社区卫生服务站,可以提供家门口的专业护理,通过机构养老,弥补居家养老的短板。”

养老工作涉及方方面面。大家你一言,我一语,从各自的专业出发,共同完善养老服务的拼图。

托举“小小孩”成长

“我想了解一下,三岁以下孩子上幼儿园托位充足吗?”一名居民询问托育方面的政策。

记者了解到,托育工作由卫健部门和教育部门共同牵头负责,区卫健委主要负责托育工作统筹协调和对社会办托育机构的管理,区教委主要负责幼儿园办托班的全方位推进。

区教委负责人回应说,截至目前,海淀区共有152家幼儿园,开设托班226个,可提供托位4480个,托位使用率50.9%。田村路地区共有各类型幼儿园13家(含分园),其中6家共开设托班7个。“我们逐步要求能提供三岁以下托育服务的幼儿园都开设托班。”

区卫健委负责人给出了另外一组数据。截至2024年12月,海淀区提供托育服务的机构和幼儿园托班共195家,其中托育机构43家,开设托班的幼儿园152家。去年全年累计培训托育机构负责人237人次,保育人员252人次,线上听课1060人次。

为掌握居民的托育需求,田村路街道特地进行了摸排。街道负责人说,通过挨家挨户走访,与区教委、区卫健委共同协商了开设托位数量。目前辖区虽无社会办托育机构进入,但幼儿园开办的托班可提供111个托位,已招收2-3岁幼儿99人,能够满足地区需求。

“托育跟幼儿园小班就差一年,但教育方式是不一样的。”区政协委员、委员工作站站长、北京国际汉语研修学院院长、克丽斯文化培训学校校长李洁提醒,特别是对剖腹产、早产和老人照养的孩子,养法是不一样的,膳食也不一样,师资很重要。如果需要,自己很愿意把多年从事教育的经验、资源对接过来,服务地区需求。

针对家长提出的寒暑假托管需求,区政协委员、国际儒联理事、区海外联谊会副会长、四海孔子经典教育培训学校校长冯哲建议,引入有资质、有经验的第三方机构,为学校、家长减负。同时纳入国学经典学习,通过喜闻乐见的方式,熏陶、滋养孩子们。

“我特别赞同这一观点!”特邀嘉宾、北京市政协非遗传承委员工作室成员、太和坊创始人孔德辉表示,他率团队在田村路的阜四小院,开设了古琴公益班。几年下来,参加学习的社区群众都表示,感觉自己越来越气定神闲、身心愉悦了。“如果需要,我可以为孩子们再开一个公益班”。孔德辉说。

下沉社区履职

一位老年居民说,希望医生等专家能多下社区,让老年人对养老、健康、运动、营养方面的知识有更深入的了解。

这一需求得到了农工党界委员工作站多位委员的积极回应。海淀区政协建有8种形式35个基于联系服务群众的政协委员工作站。农工党界委员工作站在医疗健康服务方面有众多优势资源。

区政协委员、农工党界委员工作站成员、海淀医院中医科副主任刘建桥说,辖区的海淀医院、北京肿瘤医院、西苑医院等医生,农工党区委都可以协调,希望社区先收集一下大致的需求,工作站将与相关领域的专家预约,结合委员工作站的履职为民,系统作出安排。

市政协委员、区政协常委、农工党区委副主委、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教授芮玉奎表示:“如果有需要,我愿意走进社区围绕大家关心的食品安全问题,开展专题讲座。”

区政协常委、农工党区委副主委、北京林业大学环境学院副院长张盼月表示,生态环境方面、医药卫生方面的义诊或科普,委员工作站都可以组织。而且,还可以更有针对性地系列化组织活动,把委员工作站的履职为民做深做实。

“海淀区以‘共建美好家园’为目标,深入开展‘八进社区(村)’行动,其中就有健康资源下沉社区。”区卫健委负责人表示,今年医疗卫生系统也将围绕急救知识、合理用药等下社区开展宣传,团队由医生、护士和公共卫生防疫人员组成。

听到这些回应,现场响起了掌声,居民们的脸上溢满笑容,连连表示满意。

区政协副秘书长、农工党界委员工作站站长、农工党区委副主委马玲表示,在“京华议事厅”的前期调研基础上,工作站已对党派资源进行了梳理,并作出了系列公益活动的初步安排。“下周,工作站就将在田村路街道举办一场关于营养健康的科普讲座。”

与会的市、区政协领导,区政府主管领导表示,“‘京华议事厅’协商议事平台,就是有事多商量、遇事多商量、做事多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我们要发挥协商民主的优势,用好‘京华议事厅’机制,再接再厉,把老百姓关心的事儿办好。”“区政协将把‘京华议事厅’同去年开始的组织委员参与基层协商、基层治理的‘大家商量着办’机制深度融合,直面群众急难愁盼,扎实开展协商议事,务实履职为民。”“一头是夕阳红,一头是朝阳升,‘一老一小’联系着千家万户。老百姓的需求是多层次、多样化、高品质的,各部门将共同努力,更有效地开展工作。”

数据显示,2023年北京市60岁及以上常住人口为494.8万人,占总人口的22.6%。60岁及以上户籍人口数量排前三位的是朝阳区、海淀区和西城区。

今年的全国两会上,“一老一小”是热议话题。政府工作报告强调,“完善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政策机制”“大力发展托幼一体服务”。

提升“一老一小”服务品质,是聚焦“七有”“五性”持续增进民生福祉的需要,也是一项系统工程。“京华议事厅”在中国式商量中,绽放协商民主的自信和力量。

2025-05-23 ——区政协组织开展『京华议事厅』协商议事活动 6 6 海淀报 c55706.html 1 为“一老一小”服务商量海淀良策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