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李翊铭)“以前缴费至少排队20分钟,现在手机上点几下就完成了,太方便了!”在北京大学肿瘤医院门诊大厅,市民李女士用手机完成挂号缴费后,忍不住向身边患者分享新体验。随着海淀区32家定点医院全面上线医保移动支付功能,标志着区域医疗服务进入“指尖办理”新阶段。
记者走近北京大学肿瘤医院门诊缴费窗口,看到导诊台前,医院的工作人员正指导患者使用手机操作:“打开支付宝,搜索‘京通’,进入‘健康服务专区’,点击‘门诊缴费’,可查看待缴费订单,点击‘去支付’,选择‘支付宝支付’,按流程操作即可完成支付。”
在结算区,刚为孩子完成复诊缴费的王先生感慨:“以前抱着孩子排队,现在坐在候诊区就能完成所有流程,还能实时查看报销明细,太省心了。”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门诊部助理研究员肖鑫告诉记者:“2023年9月,医院开始推进医保移动支付功能。2024年1月,医院进一步升级医保移动支付服务,成功将‘北大肿瘤医院官方APP’接入医保移动支付体系。为方便患者使用,医院在门诊各区域广泛开展医保移动支付宣传,并安排工作人员现场引导,助力患者便捷享受移动支付带来的高效医疗服务体验。”
记者了解到,此次医保移动支付功能覆盖了包括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海淀医院、航天中心医院等在内的区域重点医疗机构。患者通过国家医保服务平台APP、微信或支付宝小程序激活医保电子凭证后,挂号、检查缴费、药品结算等全流程均可实现“一部手机全搞定”。真正实现了“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区医保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为确保功能平稳上线,区医保局联合各家医院开展多轮实操演练。自2023年启动医保移动支付试点,截至目前全区已有32家定点医疗机构经系统改造实现医保移动支付,累计结算超93万笔。医保移动支付功能的实现,将医保缴费从医疗机构的窗口、自助机端扩展到手机端,实现线上实时支付,既便利患者、缓解窗口排队压力,又优化就医结算流程与环境。
“移动支付不仅提升了就医效率,更推动医保服务向智能化转型。”区医保局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区医保局将在市医保局指导下,推动19家社区医疗机构开通医保移动支付。同时,通过短视频科普、线下宣讲等方式加强宣传,让更多群众享受“指尖上的医保”便利。随着医疗数字化进程加速,海淀区正以医保移动支付为突破口,构建“全流程、全场景、全人群”的智慧医保服务体系,让群众看病就医更便捷、更舒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