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萌
“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机器人需要几步?”这个曾经看似遥不可及的问题,如今有了令人惊喜的答案。近日,宇树科技北京子公司——北京灵翌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灵翌科技”)正式宣布开源其最新研发的Qmini双足机器人项目,这是一款支持完全3D打印、面向个人开发者的低成本机器人,开发者仅需4个步骤即可拥有一只具备基础功能的双足机器人。
普通人可轻松制作专属机器人
灵翌科技将整个机器人开发流程简化为四个清晰步骤,让普通爱好者也能轻松制作专属机器人,真正实现“机器人走进千家万户”的愿景。
首先,开发者只需登录开发者社区即可下载Qmini全套开源素材,包含结构件STEP三维文件、电气系统连接框图、装配操作手册(SOP)、基础软件包(含URDF模型、推荐算法)等。第二步采购环节,开发者可根据BOM清单采购核心部件,动力系统所使用的高可靠性电机和标准电池可通过官方商城便捷采购,而主控板部分则由开发者根据开源建议自由选型搭配,支持市面上常见的控制板方案。第三步3D打印机身,开发者可根据3D结构文件,直接使用家用或工业级3D打印机完成所有结构件的制作,彻底省去复杂机加工环节。集齐所有零部件后,就来到了第四步,开发者只需按开源手册指引,耗费3-5小时即可完成组装,并通过配套的调试软件快速校准机器人,轻松获得一台运动灵活的双足机器人。
“组装一台这样的机器人,总成本可控制在万元以内。相比动辄数万元的传统机器人开发,Qmini真正实现了低成本、模块化。”灵翌科技负责人陈永刚介绍道,“Qmini适合于不同应用场景,个人玩家可在家自行打印和开发;高校院所可应用于教育教学、学校竞赛或实验课程设计;科研机构可用于实验室研发,进行动态步态和控制算法测试。此外,Qmini还可应用于互动娱乐,融入动漫表演等文化领域。基于低成本优势,我们还特别为在校学生提供了教育优惠方案,促进高校人工智能实验室建设与教学实践,助力未来科技人才培养。”
为开发者留下充足想象空间
“Qmini是国内首个发布即开源的机器人,我们在产品上市的同期就公开了包含硬件、软件及算法在内的全部技术资料,打破了行业‘滞后开源’惯例。”陈永刚告诉记者,“我们开源最新款产品,是希望降低技术壁垒,让更多开发者能专注于场景创新。机器人产业的未来需要生态协作,而我们愿做‘铺路者’。”
据介绍,Qmini机器人共计使用了11个宇树8010电机,其中10个电机用于组成机器人主体的动力系统,使其具备行走、扭动等基础功能。另外一个电机装载在机器人顶部,可搭载更多功能模块,方便开发者设计出独特外形和特殊功能的机器人,为机器人DIY预留了丰富的扩展空间。
“加装显示屏,Qmini就可以实现表情互动、信息展示等功能;加装麦克风和扬声器,Qmini可实现对话能力,同步连接大模型还可以升级为智能助手。这些功能我们有意未做预装。”陈永刚解释道,“我们认为场景创新应该交给生态伙伴——他们更懂行业需求。比如农业机器人需要环境监测,而服务机器人可能需要情感交互,我们提供‘技术基座’,他们专注场景落地。因此,我们不局限于Qmini的外形和功能,为开发者留下充足的想象空间。”
谈及行业现状,陈永刚表示:“如何推动整个机器人产业的发展,真正的挑战在于场景落地——机器人企业难以精通各行各业,而场景方又缺乏技术能力。通过开源Qmini,我们希望能搭建一个生态平台,让技术专家与行业专家协作,共同加速机器人在千行百业的应用创新。”
共筑机器人产业新图景
近日,在海淀区清华科技园的灵翌科技办公室内,一场别开生面的机器人“才艺秀”正在上演:宇树G1人形机器人行云流水般地舞出一段动感舞步,科技与艺术在律动中交汇融合;GO2机器狗则活力四射地表演着高难度后空翻,展现出惊人的运动控制能力;而最新开源的Qmini双足机器人则轻巧地行进于场地之间,演示着其极高的入门友好度和强大的可扩展性。这一幕幕生动场景,正是海淀区“机器人产业生态圈”蓬勃发展的生动写照。
“海淀是一个非常神奇的地方,这里汇聚了全国最顶尖的人才资源。我们坚信,随着机器人产业的持续深耕,海淀作为人才高地的战略价值将日益凸显。”陈永刚表示,期待在海淀这片创新热土上,激发更多跨领域的人才交流与思想碰撞,催生更具突破性的创新成果,为机器人技术开拓更广阔的应用场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