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倪恒虎)6月20日至21日,2025全国颠覆性技术创新大赛人工智能与信息系统领域决赛(海淀)成功举办。31支参赛项目团队参与竞技,晋级项目将进入全国颠覆性技术创新大赛总决赛。
AI领域创新策源与产业资源的双向奔赴
全国颠覆性技术创新大赛是颠覆性技术创新重点专项的重要项目发现渠道,坚持创新不问出身、英雄不论出处的原则,广泛选拔和加速培育颠覆主流技术和重塑竞争格局的战略技术,把握创新主动权、发展主动权。大赛择优向颠覆性技术创新重点专项、地方颠覆性技术创新专项、地方颠覆性技术创新投资基金等渠道推荐和争取支持。2024大赛获奖项目中已有10个项目获得颠覆性技术创新重点专项支持,多个项目获得地方专项、风险投资基金支持。
大赛围绕专项重点领域举办年度领域赛、领域决赛、总决赛。2025大赛采取公开征集以及全国科技主管部门、国家级高新区、国家级大学科技园、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科技领军企业、知名风险投资基金、公益性科研基金、有影响力大赛及其他创新创业平台等推荐形式共征集约2200个项目参加领域赛,经过激烈角逐约230个项目入围领域决赛,领域决赛晋级项目将参加年度总决赛。
海淀是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区,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设立海淀创新中心,挖掘海淀前沿性、颠覆性技术,并与优秀平台联动,构建成果转化网络,推动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颠覆性项目及全国优秀项目在海淀转化落地。
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信息科技处副处长胥备表示,此次人工智能与信息系统领域决赛在海淀组织开展,是一场人工智能领域创新策源与产业资源的双向奔赴和强强联合。希望通过此次比赛挖掘出更多颠覆性技术项目,在海淀优渥的创新土壤中扎根发芽,进一步推动海淀人工智能产业升级和蓬勃发展,服务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
推动颠覆性技术创新成果在海淀转化
人工智能与信息系统领域决赛(海淀)启动仪式上,落地东升科技园的颠覆性技术创新项目企业北京华控智加科技有限公司、途见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北京载诚科技有限公司、东超全息(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分子动力(北京)科技有限公司集中亮相。
“我们是一家专注于柔性电子皮肤和人工智能触觉感知系统的公司,有着十几年的技术积累。产品主要包括机器人的触觉感知系统、智能座舱的触觉感知系统、触觉感知手套等。通过自主研发核心材料、元器件、电路系统、算法,提供完整的解决方案,服务于具身智能产业链公司。”途见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创始人、CEO赖建诚说。
分子动力(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过钰梁介绍,公司通过融合人工智能、化学、化工材料、生物等技术,构建理论和数据双驱动的工业酶智能创制平台,实现新物质的快速发现、合成路径的设计、绿色工艺的开发,加速绿色化学制造的实现,减少对石油等资源的依赖。
东升镇党委书记辛果表示,东升镇加速布局人工智能、具身智能、生物医药等前沿科技领域,依托中关村科学城的资源优势,凭借十余年精心打造的全周期伙伴式服务生态体系,从政策、创新、金融、生活四大维度发力,为企业发展提供全方位护航。
海淀区正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构建以人工智能产业为灯塔、以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为主导、以科技服务业为底座的“1+X+1”现代化产业体系,打造新质生产力示范区。中关村科学城企业党委书记、非公党建工作处处长赵可表示,中关村科学城企业党委围绕人工智能、智能制造、具身智能等重点产业方向,成立8个产业专委会党委,以党建为引领,融合政府、企业、高校、科研机构、金融资本等创新资源,打造更具包容性与前瞻性的“政策工具箱”,构建高效协同的“创新加速器”,推动颠覆性技术创新成果在海淀转化、落地、集聚和产业化,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
本场领域决赛由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主办,中关村科学城智能制造产业专委会、一站发展(北京)云计算科技有限公司承办。31支参赛项目团队、21位评审团专家、100余家投资机构以及市、区有关部门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