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栗洁)7月21日,由国家知识产权局指导,北京市知识产权局、海淀区人民政府主办,海淀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区知识产权局)、东升镇人民政府承办的“知识产权与人工智能协同创新推进活动”(以下简称“推进活动”)在中关村东升科技园举办。国家知识产权局、工业和信息化部、北京市知识产权局、海淀区人民政府等部门领导,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以及200余家高科技企业、高校院所代表齐聚一堂,围绕知识产权与人工智能的“共生演进、融合发展”展开深入探讨。
知识产权赋能AI产业升级新路径
开源与专利的协同正成为人工智能领域技术创新的重要驱动力。北京开源芯片研究院李秋香在推进活动中指出,开源生态的繁荣离不开专利保护的支撑。RISC-V开源芯片已累计发明授权专利160余件,推动“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的协同实践。李秋香表示,开源与专利并非对立,而是互补共生——开源加速技术扩散,专利则保障创新价值,二者结合可推动产业生态健康发展。
这一观点与院士们的见解不谋而合。中国科学院院士乔红以具身智能机器人为例,指出知识产权是AI产业链的关键支撑。她建议加强核心算法、硬件等具身智能领域的系统化专利布局,同时鼓励产学研构建深度协同的创新链。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国法则聚焦传统行业智能化转型,提出构建“AI+产业”知识产权生态,例如在煤炭领域,专利保护与开源技术结合可加速无人化开采的落地。
从开源芯片到工业应用,知识产权的作用正从“被动保护”转向“主动赋能”。一方面,专利布局为企业构筑技术壁垒;另一方面,开源生态汇聚全球智慧,推动技术迭代。这种“保护与共享”并重的模式,正是AI时代知识产权体系演进的方向。
企业以知识产权为引擎驱动AI创新发展
在人工智能产业高速发展的今天,领军企业的实践深刻诠释了技术创新与知识产权保护的辩证关系。百度专利事务部曹莉的分享表明,企业知识产权运营理念已经从保障商业价值向扩大产业和生态价值转变。百度在大模型、深度学习等AI核心基础领域拥有全球领先的专利积累,彰显了其深厚的技术实力。“AI知识产权+行动方案2.0”体系化地推动专利技术沿产业链应用,标志着中国企业知识产权运营已进入“主动布局、系统运营”的新阶段。
字节跳动祁娟提出的“分层式保护体系”则展现了另一种创新范式。将商业秘密与专利保护相结合,针对不同研发阶段采取差异化策略,这种灵活务实的做法反映了AI企业面对技术快速迭代时的战略智慧。同时,字节跳动也积极利用开源项目推动创新扩散,进而为整个产业生态的发展注入活力。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其“专利翻译大模型”等AI工具的应用,正在重构知识产权工作的效率边界——当AI开始赋能IP管理时,知识产权的创造与保护本身也正在被AI技术重塑。
这些企业实践揭示了一个重要趋势:在AI领域,知识产权已不再是技术创新的附属品,而是成为企业战略的核心组成部分。专利布局的深度直接影响技术壁垒的高度,而保护策略的精度则决定了商业价值的实现程度。
海淀构建AI时代知识产权与产业融合新生态
作为全国科技创新高地,海淀区在推动人工智能与知识产权协同发展方面探索出了独具特色的发展路径。在此次推进活动中,一组数据勾勒出海淀的创新实力:2024年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突破2800亿元,占全市总量的80%;汇聚1900余家创新主体,14家国家级重点实验室;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539件,这一数字是全国平均水平的38.5倍。这些亮眼成绩的背后,是海淀区精心打造的“制度创新-平台支撑-生态培育”三位一体发展体系。
海淀区东升镇的创新实践为这一体系提供了鲜活案例。东升镇党委书记辛果重点推介的“伙伴式服务生态”模式,通过“升级AI原点社区、设立百亿级产业基金、支持公共技术平台建设”三大举措,完善创新服务生态,为包括知识产权转化运用在内的科技成果转化提供了制度支撑。该模式的创新价值在于以制度创新为引擎,显著降低要素交易成本,从而全面激活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和服务的全链条效能,让创新活力加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尤为值得关注的是海淀在服务创新方面的突破性实践。海淀区市场监管局(区知识产权局)推出商业秘密保护工作站、知识产权“创新合伙直通车”等服务机制,标志着政府职能从管理型向服务型的深刻转变。这种转变使政策红利精准直达创新主体,2024年涉及知识产权技术合同登记额实现21.5%的显著增长就是最好的证明。
从发展逻辑来看,海淀的实践揭示了数字经济时代区域创新的新范式:当知识产权工作向“保护+运营+赋能”的系统性升级时,就能充分释放创新链与产业链的协同效应。这种以知识产权为纽带的创新生态系统,正在成为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关键支撑。面向未来,随着AI技术向更多前沿领域拓展,海淀经验将为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提供重要借鉴。
本次活动展现了知识产权与人工智能协同创新的广阔前景。海淀区作为全国AI产业高地,通过政策支持、平台搭建、生态培育等多维度举措,为AI企业提供了坚实的知识产权保障。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演进,知识产权制度将持续优化,为AI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共同书写创新驱动发展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