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29日
第02版:社会

“种”出和谐邻里情“育”出美丽新家园

——北安河社区添置木质花箱扮靓居住环境

苏家坨镇/供图

□本报记者 于颖 通讯员 郭夏婉

随着气温升高,苏家坨镇北安河社区家属院路旁的114个木质花箱中的花卉陆续绽放,繁花与翠叶相映成趣,为寻常巷陌缀满绿意与诗意。近日,北安河社区以党建引领为核心,通过“居民提议选花、专业培训护花、全民投票评花”的全链条模式,将花箱从单纯的绿化设施升级为基层治理的鲜活载体,绘就了一幅基层治理的新图景。

花箱认领:激活居民自治活力

2020年,北安河社区利用党组织服务群众经费为辖区家属院添置了114个花箱,并每年开展花箱维护和补种工作。社区通过线上意见征集平台等多元渠道,鼓励居民全程参与花箱植物种类选择、养护方案制定等环节,将基层民主协商机制融入社区绿化实践。为充分激活居民自治活力,社区采用“线上接龙报名、线下入户动员、电话精准联络”的立体化动员模式,发动居民认领花箱管护责任。短短一天时间,114组家庭主动响应,实现花箱“一户一管”全覆盖,推动居民从社区事务的旁观者转变为参与者。

“自从社区开展花箱种植,居住环境明显改善,推开窗就能看到绽放的花朵,心情都舒畅了。”一位认领居民表示。今年社区新增了花期长且易于养护的玛格丽特,认领居民们平时一起翻土、浇水,联络感情,邻里之间更加和谐。

专业培训:共建社区花园

为做好后期养护工作,社区特邀请专业花艺师开展花卉种植培训。花艺师为大家详细解析花木特性,例如玛格丽特需“全日照+疏松土壤”,鸭掌木浇水要“见干见湿”……还现场演示修根、定植、固土、浇水等流程。居民们认真听讲,不时提问:“有没有实用的施肥小技巧?”“怎样防治病虫害?”……花艺师一一作答,将理论知识化作可落地的“护花宝典”。

认领花箱当天,社区先为花箱灌溉并为居民送上种植用土、用水。114组家庭签到后,便投入种植。微风拂过,小丽花摇曳着粉红裙摆,玛格丽特俏皮地攒聚着细密花瓣簇拥成小巧花盘,鸭掌木擎起层叠碧掌,矮牵牛垂落紫瀑,叶片与花瓣沙沙轻颤,花朵相互摩挲,混合着泥土与草木的清香,在空气中氤氲出沁人心脾的芬芳。不远处,几个扎马尾的小姑娘蹲在花箱前观看植物,“这是玛格丽特,花语是期待的爱!”花影中传来阵阵笑语。

开展评比:健全长效护绿机制

花卉栽种完成后,“花箱选美大赛”随即拉开帷幕。花艺师与社区工作人员组成评审团,从花卉的生长态势、花箱的整体美观度以及创意搭配三个维度,对花箱进行打分。居民们则掏出手机,线上投票。有人为邻居的创意搭配点赞,还有人发起拉票互动,激发了大家参与社区事务的积极性。精选的百余张花箱照片构成了巨幅“花墙”,在家属院进行展出。每个家庭推选代表,用1—2分钟讲述所养护的花卉在不同时期的成长、对培育花卉的感受,让每家每户的养花心得变成了邻里间的情感纽带。

“花卉种植和花箱选美大赛,给社区添了一道风景。看着居民们从提建议、选花卉,到踊跃参与花箱评选,我深切感受到,当大家真正参与社区事务,就会把社区当成自己的家来守护。”北安河社区党委书记陈旭颖表示。

花箱种植不仅让推窗见绿、出门赏花成为现实,更激活了居民共建家园的热情。“过去看见公共区域脏乱只能找社区,现在咱们自己就是‘设计师’和‘管理员’!”居民李女士感慨道。如今,北安河社区的114个花箱如同一串“绿色项链”,串起邻里情,点亮治理路。这场“众人栽花众人护”的生动实践,正让“共治共享”的理念在泥土芬芳中生根发芽。

2025-04-29 ——北安河社区添置木质花箱扮靓居住环境 6 6 海淀报 c55069.html 1 “种”出和谐邻里情“育”出美丽新家园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