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祖佳琪
中午12点,在PROSPACE瀑柔健身美学空间里,宝蓝·益园高新技术超融合园区企业员工韩女士正跟着瑜伽教练舒展身体,她说:“每天对着电脑久坐,肩颈酸痛得厉害,午休时间来放松一小时,下午工作更有精神了。”与此同时,在四季慧谷国家网络安全产业园,精品咖啡课程也在午间时刻轻松开启。“不仅学会了咖啡制作技巧,还结识了不同行业的伙伴,放松了身心,也让生活更充实了。”园区企业员工李先生说。
据悉,今年3月,四季青镇依托“青年志愿者四季公益课堂”调研问卷,广泛收集辖区6个园区企业员工的偏好、需求和意见。“大家既需要技能提升的‘加油站’,也需要身心放松的‘减压阀’,因此四季青镇午间唤醒计划应运而生。”四季青镇相关负责人介绍。
设立三处“午间益小时”充电站
据前期问卷征集数据表明,49.15%的受访者希望在周一至周五的12点至13点间开设文化公益课程。课程内容方面,四季青镇参考“温青夜校”的中医养生推拿为代表的“新夜态”、江苏常州的手机摄影为代表的“15分钟技能提升圈”,以及吉林敦化的“青年之家·青年夜校”运动健康系列体重管理课程等全国多地开设的“出圈”课程,以体验、放松、健康、技能、丰富为设计导向,涵盖职业技能、兴趣爱好、生活类、美型美妆类、运动医学康复类5大基础课程类别。
四季青镇相关负责人介绍:“我们遵循‘就近就便、资源整合’的原则,积极盘活园区闲置空间,目前已在四季慧谷国家网络安全产业园、四季科创中心、宝蓝·益园设立三处‘午间益小时’充电站。”记者了解到,四季慧谷国家网络安全产业园侧重休闲生活与艺术体验,户外摄影、精品咖啡让科技从业者邂逅生活美学;四季科创中心聚焦“技能+健康”,手机摄影技巧、AI技能提升吸引不少白领群体;宝蓝·益园高新技术超融合园区则以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等空间为阵地,推出创意烘焙、瑜伽体验等“治愈系”课程。
将午间碎片时间转化为青年成长空间
自今年5月下旬启动以来,午间唤醒计划收获了园区企业员工的积极响应,而这背后是四季青镇多方协作的生动实践。从“资源供给”到“生态构建”。一方面,四季青镇充分整合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园区会议室等公共资源,在午休时段免费开放;另一方面设立青年友好专项补贴,为社会组织提供场地租赁等资金支持。值得关注的是,该计划还依托数字化治理创新,搭建起政企社协同管理平台,实时更新课程预约、意见反馈等数据,让服务精准触达需求。
“这不仅是一场时间管理的革新,更是青年发展理念的升级。”四季青镇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精准对接需求、创新协同机制、激活多元主体,将午间碎片时间转化为青年成长空间,构建起有温度、有活力的青年友好生态。这种“政府搭台、企业出力、社会参与”的模式,正是四季青镇构建青年友好生态的“核心密码”。
“我们希望每个青年都能在这里找到属于自己的‘打开方式’,让‘午间益小时’不仅是能量补给站,更是梦想发芽的土壤。”四季青镇相关负责人表示,后续将进一步扩大课程覆盖面,深化数字赋能,探索“课程+服务”青年友好新模式,让青年与城市在双向奔赴中共创未来。
当午间的阳光洒进园区咖啡角,当键盘敲击声与烘焙烤箱的嗡鸣交织成现代职场的新节奏,四季青镇正在用创新实践证明:这些看似微小的改变,正在汇聚成推动青年与城市共成长的强大力量,为海淀区建设“青年友好型城市”书写着生动的基层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