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6月16日
第03版:综合

千年“石上史诗”绽放新活力

首届海淀石刻艺术周探索文物创新利用

区文促中心/供图

本报讯(记者 常润达)6月13日,首届海淀石刻艺术周在紫竹院公园正式拉开帷幕。作为北京文化重镇,海淀区拥有三山五园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石刻资源尤为突出——从皇家园林的御题碑刻到古寺名刹的佛教造像,从摩崖题记到陵墓石刻,这些跨越千年的“石上史诗”构成了海淀独特的文化景观。

为响应2025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让文物焕发新活力,绽放新光彩”的号召,海淀区文化发展促进中心与北京紫竹院公园管理处联合多家机构,通过石刻主题沙龙、文创市集、碑拓展览及互动工坊等活动,推动石刻艺术与景区、公园、博物馆等资源的多元融合,为公众提供更丰富的生活美学体验和文化休闲服务。

在艺术周开幕沙龙上,来自国家图书馆、西安碑林博物馆、中国政法大学法律古籍整理研究所、中国农业大学园艺学院等单位的专家学者,分别从石刻文物保护技术、文化研究、文创开发等角度进行了深入分享。与此同时,紫竹院公园举办的海淀文创市集吸引众多游客驻足。市集汇聚国家图书馆、北京石刻艺术博物馆、西安碑林博物馆等机构的官方文创产品,同时展出中古瓷器、非遗大漆、绒花点翠、花丝镶嵌、织锦手作、中药香囊等传统手工艺品。中国纺织出版社、王府井书店带来精选碑刻字帖,让观众可将石刻艺术“带回家”。

家住海淀区的张女士带孩子参观时说:“这些文创产品既有文化内涵又贴近生活,孩子特别喜欢那套石刻图案的拼图,同时还能了解历史知识。”北下关街道的摄影爱好者王先生则对非遗绒花工艺赞不绝口:“没想到石刻元素能和传统手工艺结合得这么巧妙,我买了几件送朋友,他们一定喜欢。”市集为市民提供了沉浸式文化消费体验。

此外,在紫竹院公园行宫静逸斋举办的“高风峻节石语谦谦”石刻主题展,亦是本次艺术周的特色亮点。展览分为“首善宝藏,福泽绵延”“知行合一,千古风范”和“清廉治道,君子如竹”三大主题,共展出东汉至清代的40幅碑拓作品,涵盖儒家文化、竹文化、廉政文化等内容。其中,海淀三山五园乾隆御碑系列碑拓首次系统性亮相,包括燕京八景诗碑、昆仑石、耶律楚材墓祠碑刻等珍贵拓片。展览通过图文并茂的形式,解读石刻背后的历史故事与人文精神,吸引不少文史爱好者专程观摩。展览将持续至7月6日。

互动体验环节的“紫竹工坊”于6月14日至15日在紫竹院公园问月楼举行。活动以“好看、好玩、更好学”为理念,设计“竹石小景”文化解码和“竹石契”纪念品制作等环节。成功预约的参与者通过解谜游戏了解紫竹院石刻的文化内涵,并亲手创作个性化文创作品。此外,沉浸式剧本杀“寻踪拓印秘术”还带领参与者探秘非遗拓印技艺,在趣味互动中解锁传统技艺的新玩法。

区文化发展促进中心特色文化促进科副科长韩笑介绍:“此次活动旨在让沉睡的石刻艺术焕发当代活力,推动社会各界对海淀石刻文化的关注与支持。未来,区文促中心将持续探索区内文物资源的创新利用路径,为三山五园历史文化资源的挖掘与传承注入新动能。首届石刻艺术周的举办,不仅为市民提供了近距离感受石刻魅力的机会,也为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融合提供了新范例。”

2025-06-16 千年“石上史诗”绽放新活力 6 6 海淀报 c56104.html 1 首届海淀石刻艺术周探索文物创新利用 /enpproperty-->